「你缺乏的就是信念。」
「啥小啊?!」
真是當頭棒喝。
五個月前收到email報價, 開始了一連串的失誤。
根據國外報價, 我加上合理利潤, 向有可能需求的客戶報價,
報價後追蹤, 客戶展現出高度的興趣, 極有意願成交。
供應商要求我提供需要保留的貨品, 我將客戶告知有興趣的貨品提出保留, 以便我客戶下單後確保能正常供貨。
兩週後, 供應商詢問我何時簽訂合約, 我很錯愕, 因為我並未向供應商下訂單, 既然未下單, 為何需要訂合約?
供應商業務跟我說他認為我保留就是下訂單, 所以他已經跟國外洽談好。
其實我可以不承認此訂單的成立, 但我想要試試看是不是能幫忙供應商解決這個問題,
因此我開始回頭追蹤我客戶, 是否要跟我確定下單。
在一段討論價格與要求下, 客戶下了訂單, 簽訂了合約, 合約寫定了價格與品質要求,
同樣的, 我也要求了我的供應商後, 在雙方達成協議下訂下合約。
三個月後, 貨櫃打開, 一團混亂讓我傻眼....客戶的幹繳不絕於耳,
我盡力幫他們處理現場的狀況, 客戶似乎也無視, 仍然不斷幹繳。
經過一些協調後完成了全部貨櫃的卸貨, 也盡力完成了客戶的要求,
我以為這樣就結束了, 沒想到困難的才開始。
客戶開始反映品質的問題, 但其實我有說明過貨品可能存在的風險,
但是由於客戶於合約上也有註明, 所以在交涉下, 我還是接受客戶將不良品退貨。
於另一個產品則是與客戶當初想下訂的貨品不符,
雖然當初是提供原始的規格明細供客戶挑選,
但由於一個部分我和客戶和供應商都沒注意, 所以誤訂了錯誤的貨品。
而客戶是使用後發現產品有異狀, 回頭調查才發現這整批產品都與他想訂的貨品不同,
但是這批貨已被客戶交貨到下游去了。
我要求客戶, 若是確定規格不符, 可以請他立刻退回,
以免衍生後面沒必要的加工費用, 但是客戶說下游試驗後認為這個產品堪用,
則不需退回, 可以進行加工使用。
然而過了將近兩個月, 客戶跟我說, 這批交出去的貨確定出問題了,
而且都已經交到下游, 因此中間增加了很多費用, 需要我們出面承擔....
最近, 客戶又提出另一項產品的瑕疵, 要求我們替他們處理,
但由於先前已經提供客戶退貨, 讓客戶將不良品退貨, 但此次又要求退貨,
實在難以接受, 但他們仍堅持除非加工改善產品的瑕疵, 否則他們仍然要退貨,
在衡量之下, 我們決定以退貨的方式來處理此案, 退貨條件則要跟客戶再次聲明清楚...
事發經過大致以上,到今天為止,事情還沒落幕,所以結果是什麼我還不知道。
不過我真的不確定這個事件跟信念有沒有關係, 但如果自我預言實現是真的話,
冥冥之中,我就是一直把這件事情引領至一個越來越壞的發展,
我沒有把握能處理好這件事情,我也有些排斥處理產生出來的問題,
沒信心能夠做好,又沒有解決的動機,原本可能順利的事情可能都變不順利了。
而這些我缺乏的應該就是建立在信念之上的。
大概是有一段時間的低迷,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 漸漸就會消磨心志,
當銳利的思緒不在時, 我就沒有武器了, 沒有武器的我上戰場就只是送死。
「我相信有信念就會戰勝一切」
至少我開始願意相信了,是吧。
我看過一篇文章,說有人看完《秘密》之後成天告訴自己「(我這樣想)一定可以交到男朋友!」但是潛意識是不是帶有懷疑的我們不得而之。過了一陣子之後還是沒有交到男朋友,反倒回頭去怪罪、懷疑吸引力法則的成效,甚至開始尋找比這種『秘密』更有用的方式。
回覆刪除聰明如你應該能明白。
如果沒有全心相信自己,又怎麼能說服別人呢?但至少『願意』是件好事吧。加油了英雄哥。
除了要有一些相信, 另一個就是環境囉, 改變應該是循序漸進的, 儘管有個目的, 中間的一些波折應該只是插曲, 妳也加油囉!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