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6日 星期一

Ladder Theory

今天在PLURK上看到了Alvin的一則,
內容在討論有關Ladder Theory這個理論,
看完我就很宅的找了一些相關的資料。


我就個人所找到的資料整理了一下Ladder Theory:
階梯理論嘗試去解釋男人與女人是如何去評估異性的第一印象,Dallas Lynn在1994年首先提出這個概念。要注意以下關於這個理論的敘述,仍都尚缺乏科學文獻的驗證。





根據階梯理論的說法, 正常的男人與正常的女人在評估初次接觸的異性時, 會以不同的標準, 對異性"打分數"。在評分的標準上, 男女評分加權的因子並不相同,如下圖:

就男人而言, 外表吸引力佔60%, 可及性(多快可以上床)佔30%, 剩下10%則是其他因素(我沒找到詳細說明....)。就女人而言, 金錢與權力佔50%, 外表佔40%(40%中還有許多小項目的評分, 如外表、競爭力、新鮮感等等), 剩下10%則是一些非現實狀況的因素。那至於為什麼叫做階梯理論, 因為在這個理論中, 將根據以上的參照標準, 做為決定階梯梯度的高低的準則。而我們各自都擁有自己的"梯子"。

在男人中,梯子的高度反映了異性的性吸引力,以及異性與自己發生性關係的可能性,因此梯子的高度將做為決定某個女人的吸引力以及與自己發生性關係的程度,我覺得可以叫做"床梯"。

所以就這個梯子的設定,它就可以模擬出男人遇到某位女人的情況:
小明遇到了小英。小明就小英的外表打分數,小明就可以跟小英上床的可及性打分數....經過這些評分後,小明把小英放上了她在床梯的位置。
在女人中,則有兩種梯子,一種是跟男人一樣的床梯,反映異性的性吸引力;另一種則是柏拉圖式的伴侶,就是心靈上的交流,友情上的互通,但是不會是爬上床的關係,可以叫它"好人梯"。

另外在女生的兩個梯子間,有個奇妙的規則,就是女人通常不會讓ladder-jumping這種事情成真,換句話說,今天若小英對小明的第一印 象,就分類到好人梯的話,則小明往後的發展,只有可能爬到好人梯的頂端,不可能從好人梯跳到床梯,所以小明的頻頻示好,像是幫小英修電腦啊,載小英到車站 啊,幫小英買消夜啊,對小英而言,小明也只是在累積他好人梯的積分,而小明最後的下場,大概就是領張好人卡吧Orz。

在男生與女生的梯子系統的最下層,都有一個深淵(Abyss),有些人會被丟到深淵中,比如說第一印象就很討厭的人,不管你是男生女生,都會把他丟到深淵。或者是在女生的系統下,一開始不小心把某人放到錯誤的梯子上,比如說小英可能一時的意亂情迷,不小心把小華放到床梯上,但是約了幾次會後,發現自己只是一時缺很大,而不是真的想要小華,所以這邊發生了一個意外的ladder-jumping,小華就會被推下深淵砍掉重練,小英開始不接小華的電話,小華莫名其妙,發現他唯一能跟小英掛勾的機會,就只剩好人梯了....

既然男女都有歸類對方位置的梯子, 這個理論也認為可以根據這個模型去計算出雙方人際關係的距離, 怎麼算?用三角函數!! 如下圖:
左側為Bob的階梯, 右側為Jane的階梯, 這邊我們可以看出, Jane很哈Bob, 但是Bob對Jane沒什麼感覺, 然後就可以計算c啦, c值就是兩者關係的接近程度。

當然身為一個理論, 還是有它很強的假設存在:
1. 當男人認為某個女人是有吸引力時,那該名女人必定不能當作朋友。
2. 女人通常會被有金錢與權力的男人所吸引。
3. 男人總是渴望與女人發生性關係,反之亦然。
4. 不論是男人與女人,都具有想要往梯子的高處爬的傾向。

可以發現, 這些sex-driven的假設, 顯示這個理論對於男女關係的概念是相當黑暗的, 不是打砲就是要錢!不是精蟲腦就是畢曲!可是在這個黑暗的設定與假設下,好像真的能夠解釋到某些男女之間微妙的關係,說明為什麼有些人終究爬上床,有些人卻好人歸細郎~

不過我要再次聲明這個理論並沒有經過任何的實驗或文獻的驗證,它可能只是煞有其事的玩意,但是它的確有它有趣的地方值得討論。
理論本身的設定其實我覺得沒必要去討論它的適當性,因為管它今天是幾個梯子,男生兩個女生一個,男生一個要打十個...它還是能講出它的道理, 自圓其說。因為他今天參數這麼多, 假設這麼多, 換句話說, 它設定了遊戲規則, 男人女人進來, 就是照這個規則走。然而, 什麼都能夠解釋的理論, 就不是一個好理論, 況且我們一定能夠想出來一些它沒辦法解釋的情況。

我覺得值得討論的地方是, 在這個理論下, 看到了一個很深的刻板印象, 對於男生與女生的看法, 講絕一點, 這個階梯理論只是將我們日常生活中兩性間可能存在的刻板印象發揮到極致的一個理論。
另一個我覺得有趣的就是男生和女生, 去尋求親密關係的"動機", 到底有沒有不一樣呢?
最後還是要回到生物層面來,這些差異是不是源自於生理上的不同呢?男生女生在做決策時,大腦在處理訊息的方式就有不同了,因此造成男人與女人決策的表現有差異。

上面這些問題,有一些我覺得我似乎可以找到可以試著回答的證據,不過我有點懶得找和整理,哪天我心血來潮再做吧。

--
參考資料:
The ladder theory
Ladder theory -- stairway to heaven
Wikipedia--Ladder Theory


6 則留言:

  1. 靠這太認真了研究牲我看完了!!
    是延續那天討論的topic嗎

    最後一句的 在 打錯

    回覆刪除
  2. 最後句 再 沒錯ㄚ 國小教過

    回覆刪除
  3. 回樓上匿名:
    原PO有改過

    回覆刪除
  4. http://bighousegod.blogspot.com/2009/11/x.html
    那你看過這個嗎?

    回覆刪除
  5. 沒有耶, 不過這應該是大家會知道的事情 XD

    回覆刪除